11.07
. 2020
馬以工智慧四千年─非物質文化遺產24節氣

 

 

2016年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正式將「二十四節氣(The Twenty-Four Solar Term)」登錄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,「節氣」是中華文化的智慧展現,前人結合天文、氣候和物種生態的觀察,創建出此套使農事規劃有所依據的曆法。本週大唐人文講座邀請上知天文、下知地理,對藝術、文學和歷史都有所研究的馬以工老師,用大量的古籍文本,引經據典,帶我們重新認識這四千年的智慧結晶。

 

歲年時序,氣候成規矩

 

文化是人類為求生存對環境做的所有的奮鬥,因為有好奇心,才能從觀星象而知天地事,中國的天文學發展雖不如埃及文化與巴比倫文化早,但也算是世界文化中的觀察先驅。文明是漸進的,並不是一開始就有二十四節氣,隨著時序的推進,從太陽運行的軌跡,月亮陰晴圓缺和星辰位置的轉移,逐漸在宇宙天地中發現規律,分段落,來使生活有所憑依,而後訂定秩序,用以規劃農耕生活。至今能夠做到制潤精確,也是文明演變的發展結果。

 

許多人誤會節氣與陰曆有關係,其實,節氣是依太陽運行軌跡的度數劃分,每15度為一節氣,是以陽曆計算,因此每年節氣的日期才會只有一兩天的差別。單以陰曆或陽曆皆無法精準的滿足月亮和太陽繞行地球的週期,故在中國文化中,採用的是陰陽合曆。

 

最早在《尚書・堯典》即有關於日月星辰的觀察記載,訂出春夏秋冬四正位,子位代表冬至、午位是夏至、卯位為春分、酉位則是秋分;到春秋時期,時人已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觀念,再進一步確定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四維和孟仲季的劃分,最後於西漢劉安著的《淮南子・天文訓》一書,以北斗七星斗柄指的方向為依,配合日月星辰的運行,完備二十四節氣。

 

一歲劃分「二十四節氣」,其規律定義可據史書古諺:「歲取星行一次,年取禾更一熟,時有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序,而每序各分孟、仲、季,以名十有二月,五日一候,三候一氣,六氣一時,四時一歲,故一歲二十四氣、七十二候。」所謂「歲」即木星繞行天體軌跡一周,「年」在甲骨文的呈現就像是一個人背著熟的稻穀,代表著稻穀生長熟成的生命週期可分四序,再依序訂出「時」、「氣」、「候」的基準。

 

節氣以當時的氣候或是動植物活動狀態命名,「立春」為一年之始,依序為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榖雨、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,最後結束於「大寒」。

 

順應天行,歲時記事

 

節氣不僅用於農事安排,馬以工老師也介紹了和節氣相關的延伸應用。

 

節氣與地支對應,「子午卯酉」對應一年四季中的二分二至(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)是為正位、正氣之時,適合安排重要之事。如讀書人相當重視的科舉考試,第一階段的鄉試就會安排在「子午卯酉」年,隔年「辰戌丑未」則是殿試。民國三十七年,中華民國制憲時,陳師孟的爺爺陳布雷就提出,總統要在子午年天地大正之時選出,每六年一次,而總統就職日訂於5月20日,是節氣「小滿」的前一日,「小滿」意為稻穀快滿,在小滿前一日就職取不要過滿,剛剛好最為富盛強大之意。

 

「春風守信,如期而來,催開百花」古時認為風會隨花期而來,從小寒梅花開為始,終於穀雨的棟花,迎夏送春,共八個節氣,一個節氣有三候,共二十四候都會有一種自然草木花鳥的變化,因此人們在每一候挑選一種最準確的開花的植物為代表,稱為「花信風」,在二十四番花信風之後,便是草木繁盛的立夏了。

 

日本文化也有二十四節氣、七十二候的概念。在東京文京區小石川一間名為的「一幸庵」和菓子店,創立於1977年,老闆水上力將七十二候裡對四季變化和山川河流、花草鳥木生態具有詩意的描述,化為靈感融入和菓子中,做出一系列相當有意境及特色的甜點。由知名攝影家以此為題拍攝這系列作品並出版《IKKOAN》一書,書籍英文名為《IKKOAN: Tasting the Seasons Through the Ancient Art of Wagashi》,當中 ”tasting the season through…” 有品嚐季節之意,讓甜點不只有味覺體驗,更有內心層次的享受。

 

講座在老師呈現和菓子精美的照片之中結尾,歲時節氣不只是農事規劃所依,更是前人對天地的敬畏與崇拜,日月星辰,天地萬物順應節氣而生,期許你我都能在這廣大的宇宙中安身立命,自在和諧。